审计署:救灾款物管理不够规范尚无重大违规 审计署昨日发布审计公告显示,非地震灾区接受社会捐赠资金上缴有关中央部门和单位统筹安排或拨付灾区不够及时,截至6月12日结存在接受地的尚有243.71亿元,占接受捐款总量的81%。 此前的6月16日,民政部、财政部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部委联合发文也表示,此次抗震救灾款物的使用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资金滞留基层的情况。 万人大审计 审计署的公告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已组织10650名审计人员对19850个部门和单位进行了审计,对四川、甘肃、陕西等3个地震重灾省的1068个乡镇和2451个村进行了延伸审计,对14587个受灾户进行了入户调查。对3省审计的资金总量为289.46亿元。 此次审计范围主要是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安排的救灾款物、国内国际社会捐赠款物及中国共产党党员自愿缴纳的“特殊党费”。 公告表示,截至目前,审计尚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但存在一些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 公告显示,财政资金方面,截至6月12日,中央财政共安排抗震救灾资金190亿元,此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安排财政性救灾款物65.9亿元。四川、陕西、甘肃、云南和重庆5个地震受灾省市收到各级财政性救灾资金共计184.7亿元,支出为59.4亿元。 社会捐赠款物方面,截至6月12日,中央和非地震灾区接受捐赠款物共计452.97亿元,支出134.87亿元,结存318.10亿元。 审计的15个中央部门和单位接受捐赠款物109亿元,其中民政部接受18.6亿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接受45.4亿元,中华慈善总会接受9亿元。截至6月12日,上述中央部门和单位接收到的捐赠款物已拨付使用43.5亿元,结存65.98亿元。 全国非地震灾区的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接受捐款共298亿元,其中这些省(区、市)民政部门接受90亿元,红十字会接受81.5亿元,慈善会接受122亿元。各地还接受各类捐赠物资折款45.7亿元。 审计署表示,非地震灾区接受社会捐赠资金上缴有关中央部门和单位统筹安排或拨付灾区不够及时,结存量大。非地震灾区接受的捐赠资金本应及时拨付灾区。 但因接受捐赠渠道多、捐款资金归集难度大、上划速度慢和管理措施不健全,加之大部分资金需要用於灾后重建,截至6月12日结存在接受地的尚有243.71亿元,占接受捐款总量的81%,未及时上缴有关中央部门和单位统筹安排或对口拨付有关灾区。 少数捐赠物资存质量问题 此外,审计署在公告中表示,少数捐赠物资存在质量问题。如甘肃省接受外地捐赠的旧衣物中,包括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的内衣、衬衣等四川省卫生厅接受的“过氧化氢消毒液”等38吨消毒杀菌药物属“三无”产品汶川县接受的2000斤食品和德阳市接受的1800余件矿泉水为质量不合格产品。 审计署建议,应尽快建立汶川地震救灾款物全国信息公开网,对有关部门管理的救灾款物的筹集、拨付、分配、使用去向和结存状况上网公布,对所有捐赠人或单位的捐赠信息上网公布,对救灾物资需求等信息上网公布。 民政部作为管理部门应尽快规范募集秩序,在主流媒体上公布经民政部门批准的具有接受社会捐赠合法资质的团体、组织名单。同时应尽快理清已捐赠到账的定向和非定向捐赠资金的金额、定向捐赠资金的用向构成及其拨付地区的分布状况。 审计署还建议,财政部、民政部、发改委等部门应严格执行有关制度条例,按重建进度来安排财政拨付资金和社会捐赠资金,防止出现拨付过度集中、资金滞留和损失浪费,进一步提高救灾款物和灾后重建资金的使用效益。 |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术业有专攻!有用,就是硬道理!与其跟“草根”零碎学习,事倍功半,可能走错路、弯路,职业“天花板”就是“草根”;不如跟我国杰出财会实务名家贺志东教授团队系统、深入、高效学实务真本领 |
第一财税微信(服务号) | 第一财税微信(订阅号) | 高收入高净值人群财税俱乐部(服务号) | 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小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
|
|
|
|
成为第一财税网(又名“智董网”)年度会员,超越时空在线学习、随用随查,从此轻松搞掂一切财税事宜! 小投入大回报!特别推荐:税务会员 普通会员 金卡会员 钻石会员 更多... |
![]() 申购指南 |
|
|
|
|
|
![]() ![]() 关于我们 - 会员业务 - 单项业务 - 收费标准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市场部咨询电话:400-068-1291) 知识经济时代,全国财税人员全员学习、终生学习、在线学习平台,著名品牌、历史悠久的特大型财税行业垂直网站 全国级企业集团——智董集团旗下产业 Copyright © Since 1995 www.ta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粤ICP备202103128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备案: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4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