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财务大臣谷垣祯一在G8会议前称,日本整体上尚未克服通货紧缩。谷垣祯一在八大工业国(Group of Eight)财政部长莫斯科会议前向记者们作出上述表示,他同时还在回应周四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行长的强硬言论。谷垣祯一表示,各类价格数据显示,日本的通货紧缩状况有所缓解,然而,日本总体上尚未克服通货紧缩,日本央行和政府仍需要进行合作。上周四,日本央行行长幅井俊彦(Toshihiko Fukui)暗示,随着消费者价格的上升,日本央行正向结束其超宽松货币政策靠拢。谷垣祯一在谈到日圆汇率时表示,尽管最近日圆汇价不时大幅波动,然而总体来看,日圆汇价反映了日本经济基本面状况。不过他补充说,日本财务省将继续密切观察外汇市场。 韩国财政经济部表示,政府将加强对当地外汇市场波动的关注,如果出现反常波动,将采取行动。韩国财政经济部对国会报告中称:“政府已经让市场来决定外汇汇价。但如果市场出现因投机行为或过度担忧所导致的反常波动,政府将采取适当措施稳定市场。”韩圆升值威胁出口需求,在韩国,出口在经济总量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1月6日韩国财政经济部曾表示,政府将“调动力量”阻遏韩圆升值对经济的影响。1月6日韩国政府将海外不动产购买限额由50万美元提高至100万美元,私人海外投资总限额由300万美元提高至1000万美元。2006年底将彻底废除这些限制。2006年迄今韩圆兑美元上涨4%,为十五个亚太主要货币中表现次好的货币。 最新数据显示,亚洲地区1月份外汇储备较05年12月增长近300亿美元,总额达到2.7万亿美元以上。这对美国国债市场来说可谓是一个好消息,因亚洲各央行通常将其相当一部分外汇储备用以购买美国国债,尽管亚洲国家越来越希望将其投资多元化,投资于其它市场和其它货币,美国国债市场可能享受的益处不及以往。亚洲外汇储备流入美国国债市场将有效弥补美国的巨额预算赤字。但分析师们认为,靠这个办法来弥补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做法难以为继,而一旦资金出现回流,很有可能引发国债市场的剧烈波动。亚洲各国外汇储备的上升与亚洲许多国家央行1月份在外汇市场的干预有关。为防止美元兑本国货币汇率走低,这些央行纷纷入市买进美元,尽管这一做法有悖于美国和欧洲的要求。近年来,随着亚洲地区经济日趋繁荣,美国和欧洲纷纷要求亚洲各国允许本币升值。由于中国是按季度发布外汇储备数据,此次统计采用的是中国05年12月份的外汇储备额,亚洲1月份外汇储备实际金额甚至有可能高于上述结果。亚洲各经济体中,韩国外汇储备的增速最为迅猛,其外汇储备1月份增加了65.4亿美元,至2,169.3亿美元,为2004年11月以来的最高月度增幅。分析师预计,新增外汇储备中的80%是由于韩国央行入市干预的结果。推动亚洲经济体货币汇率走高并引发各央行入市干预的原因主要是投资者对亚洲资产兴趣再度萌生,结果导致本国外汇储备的增加。06年亚洲外汇储备可能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增加2,000亿美元。05年的增幅为2,540亿美元。亚洲国家将储备中的美元投资于美国国债,这将为美国国债提供支撑,使其收益率下降。美国财政部2月9日拍卖了30年期国债,这是过去4年多以来的首次,中标利率为4.496%,这表明间接竞标方需求强劲,其买入规模为发行额度的65%,而间接投标方主要是各国央行。但还有一些人预计,若日本经济复苏加强推动日圆兑美元反弹,亚洲国家的央行将不会采取强劲干预措施,因此未来数月亚洲各国的外汇储备将不会加速上升。若美联储(Fed)出人意料地停止加息步伐,且日本采取市场期待已久的紧缩政策,这可能推动日圆走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术业有专攻!有用,就是硬道理!与其跟“草根”零碎学习,事倍功半,可能走错路、弯路,职业“天花板”就是“草根”;不如跟我国杰出财会实务名家贺志东教授团队系统、深入、高效学实务真本领 |
第一财税微信(服务号) | 第一财税微信(订阅号) | 高收入高净值人群财税俱乐部(服务号) | 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小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
|
|
|
|
成为第一财税网(又名“智董网”)年度会员,超越时空在线学习、随用随查,从此轻松搞掂一切财税事宜! 小投入大回报!特别推荐:税务会员 普通会员 金卡会员 钻石会员 更多... |
![]() 申购指南 |
|
|
|
|
|
![]() ![]() 关于我们 - 会员业务 - 单项业务 - 收费标准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市场部咨询电话:400-068-1291) 知识经济时代,全国财税人员全员学习、终生学习、在线学习平台,著名品牌、历史悠久的特大型财税行业垂直网站 全国级企业集团——智董集团旗下产业 Copyright © Since 1995 www.ta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粤ICP备202103128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备案: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4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