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按:近年来,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呈发生频率加快、灾害种类增多、影响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造成损失增加、灾害发生不确定性加剧趋势。为全面掌握和了解农业自然灾害影响,科学指导农业防灾减灾,尽可能降低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损失,2007年,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设立专门课题组,组织中国农科院环发所专家开展了农业自然灾害评估工作。一年中,课题组先後7次组织50多人次专家,分赴受灾严重的县、乡镇、农户等,进行详细调研,通过收集数据,分析灾情,对2007年全国重大农业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现将有关评估情况简要摘登如下,供参考。 2007年全国重大农业自然灾害 评 估 报 告 一、灾害发生特点 2007年,我国各类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以旱、涝灾害最重,冷害、冻害、风雹和生物灾害相对较轻,呈北旱南涝的基本格局。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点多面广,多灾并发,重复受灾。 ——多灾并发。北方大范围持续乾旱,南方部分地区季节性乾旱严重,淮河、长江中上游、西南和东南沿海洪涝严重,东北暴风雪、风雹灾害多处发生。 ——关键期受灾。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旱灾发生在玉米抽雄和大豆结荚的关键期;湖南、江西、四川、重庆等省(市)旱灾发生在中稻抽穗扬花和晚稻育秧移栽的关键期;四川、重庆、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陜西等省市涝灾发生在玉米拔节-抽雄以及中稻分蘖-抽穗扬花的关键期,从而造成大片地区农作物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主产区受灾严重。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农产品主产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特大夏旱,造成2857万亩农作物绝收。江西、湖南等地严重夏旱,湖南受旱区(县)达77%(68个),江西受旱区(县)超过1/4。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上游严重洪涝灾害,造成安徽、江苏、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等6省(市)农作物受灾面积达8220万亩,其中成灾4257万亩,绝收1608万亩。 ——粮食作物受灾最重。全年粮食作物受灾面积占农作物受灾面积的80%以上,成灾面积占90%以上,绝收面积占83%以上。其中,北方以玉米和大豆为主,西南以玉米和水稻为主,江南以中、晚稻为主,淮河流域以玉米和水稻为主。受灾较重的黑龙江、内蒙古、湖北、吉林、四川、辽宁、河南、安徽、湖南、江西、江苏、重庆等12个省(区、市)中,11个省份都是粮食主产区,对全国粮食生产造成重大影响。 二、灾害损失评估 从危害程度看,2007年各类农业自然灾害灾情重於上年和常年,是2004年以来同期最重的一年。初步统计,2007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7.85亿亩,其中成灾面积3.73亿亩、绝收面积7134.5万亩, 分别比上年增加1.16亿亩、1.21亿亩、3103.4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的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分别比上年增加4170万亩、4838万亩和1560万亩(图1)。据此推算,全年因灾损失粮食1079亿斤,比上年多损失185亿斤。 图1 2006年、2007年全国农作物、粮食作物灾损面积 分灾害类型看,乾旱、洪涝、颱风、风雹、低温冷害等造成的农作物受灾、成灾、绝收面积分别占农作物总受灾、成灾、绝收面积的92.2%、97.5%、97.0%。总体而言,旱灾仍然是危害农业生产最严重的灾害,洪涝灾害是危害农业生产的第二大灾害(图2)。 图2 各类自然灾害损失面积比例 三、 防灾减灾工作 农业部高度重视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於做好防灾抗灾救灾工作的指示精神,严格执行《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立足抗灾夺丰收,切实加强灾後农业生产恢复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努力减轻和弥补灾害损失,力争全年粮食获得好收成。孙政才部长、危朝安副部长等部领导多次深入旱灾及抗洪第一线慰问、指导抗灾救灾。坚持主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与各省(区、市)农业部门以及气象、民政、水利等部门的联系和信息沟通,严格、准确、及时地记录、呈报和处理有关灾情信息,确保信息畅通。先後7次召开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办公会议,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和灾後恢复工作;5次下发紧急通知,及时提出农业抗灾救灾意见和措施;派出45个救灾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分赴黑龙江、安徽等12个重灾区,协助地方农业部门开展农业救灾和恢复生产工作。根据灾情发生情况,加强与财政部的联系和磋商,先後向24个省份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2.45亿元;动用国家救灾备荒种子520万公斤,帮助地方调剂调运种子等救灾物资,保证补种改种等灾後农业生产恢复需要。 灾害面前,地方各级农业部门不等不靠,针对灾害发生规律,积极投入到农业抗灾救灾工作,采取以秋补夏,晚秋补正季、秋菜补秋粮、劳务补务农等有效措施,对减轻灾害损失、恢复灾後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徽、江苏、河南、湖北、四川、重庆、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等省(区、市)通过灾後补种改种,累计挽回粮食损失168亿斤。 四、几点建议 针对全球范围内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加快、灾害种类增多、影响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造成损失增加、灾害发生不确定性加剧的趋势,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灾变规律的认识,切实把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措施来抓。 当前,一要加强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旱能灌涝能排,切实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二要加大农业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重点围绕农业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与应急响应,农业抗逆新品种新技术研发以及农业种植结构与制度调整等进行科技攻关。三要加快农业保险试点步伐,尽快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险种避重就轻,保损失小、发生几率低的灾险,发生几率高、危害重的灾害商业色彩浓厚、理赔环节多、手续复杂、赔付不及时等突出问题。 |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术业有专攻!有用,就是硬道理!与其跟“草根”零碎学习,事倍功半,可能走错路、弯路,职业“天花板”就是“草根”;不如跟我国杰出财会实务名家贺志东教授团队系统、深入、高效学实务真本领 |
第一财税微信(服务号) | 第一财税微信(订阅号) | 高收入高净值人群财税俱乐部(服务号) | 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小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
|
|
|
|
成为第一财税网(又名“智董网”)年度会员,超越时空在线学习、随用随查,从此轻松搞掂一切财税事宜! 小投入大回报!特别推荐:税务会员 普通会员 金卡会员 钻石会员 更多... |
![]() 申购指南 |
|
|
|
|
|
![]() ![]() 关于我们 - 会员业务 - 单项业务 - 收费标准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市场部咨询电话:400-068-1291) 知识经济时代,全国财税人员全员学习、终生学习、在线学习平台,著名品牌、历史悠久的特大型财税行业垂直网站 全国级企业集团——智董集团旗下产业 Copyright © Since 1995 www.ta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粤ICP备202103128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备案: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4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