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 本报记者 白剑峰 核心提示 这份由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联合发布的报告估计,2007年我国有5万例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因艾滋病死亡的有2万例。报告指出,目前中国艾滋病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高流行的态势。 今年新发感染人数为5万,比2005年估计人数减少2万 报告显示,中国艾滋病流行呈现四个特点: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性传播逐渐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疫情地区分布差异大;流行因素广泛存在。 截至2007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23501例,其中艾滋病病人62838例;死亡报告22205例。 根据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今年对中国艾滋病疫情的估计:到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55万至85万)人,全人群感染率为0.05%(0.04%至0.07%)。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8万至9万)人。 据估计,2007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为5万(4万至6万)人,比2005年估计的7万新发感染人数减少了2万。 性传播成为我国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主要渠道 专家认为,报告显示的两大变化值得关注:一是经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渠道,普通人群感染人数正在增加,说明感染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二是男男性行为感染者呈快速上升趋势。 报告估计,在今年5万新发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4.7%;男男性传播占12.2%;注射吸毒传播占42.0%;母婴传播占1.1%。 而在历年报告病例中,男男和异性性传播的百分构成呈逐年上升趋势。 2007年1至10月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异性性传播占37.9%;同性性传播占3.3%;注射毒品传播占29.4%;既往采供血传播占6.1%;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占4.2%;母婴传播占1.6%;传播途径不详占17.5%。 截至2007年10月底,累计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注射毒品传播占38.5%;既往采供血传播占19.3%;异性性传播占17.9%;同性性传播占1.0%;输血及使用血制品传播占4.3%;母婴传播占1.2%;传播途径不详占17.9%。 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 艾滋病综合监测资料显示,有40%的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有60%的暗娼不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有70%的男男性行为者最近6个月与多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只有30%坚持使用安全套,在与男性进行商业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者的比例约为50%。 疫情报告和疫情估计结果分析显示:约50万感染者还没有被发现,不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在已报告的22万感染者和病人中,追踪和随访难度较大,随访率不高,存在进一步传播的危险。 据介绍,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由1987年的0.08/10万增长到2006年的13.35/10万,年增长率为30.66%。性病哨点监测的结果显示,28.9%的哨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由于社会存在对感染者的歧视现象,许多高危行为的人不愿接受艾滋病检查,感染者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感染状况,增加了艾滋病传播的危险性。 监测哨点基本覆盖重点人群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加强了针对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综合干预力度。以暗娼人群为目标的干预措施覆盖面和深度不断加大,2007年干预覆盖率比2005年上升了12%。 2006年,湖北、湖南、云南和海南在全省娱乐场所实施推广使用安全套工作。127个示范区全部启动了以推广安全套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2007年,暗娼行为干预工作扩大到全国所有的县(区)。 同时,针对吸毒人群的美沙酮维持治疗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目前,累计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88313人,在治人数51758人,病人年治疗保持率为64.5%。2007年三季度统计显示,参加清洁针具交换的注射吸毒者约49108人。 近两年,部分地区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开展推广使用安全套、同伴宣传教育等工作。2007年三季度统计显示,干预男男性行为人数为88082人,覆盖率约为8.2%。 全国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由1998年的22%,上升到2007年上半年的98%以上,其中自愿无偿献血比例从1998年的5.5%,上升到2007年上半年的95%以上。全国已有100个城市率先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此外,通过预防干预措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减少了近60%。 截至2006年底,国家级艾滋病监测哨点增加到393个,省级哨点增加到500个,基本覆盖各地区和各类重点人群,其监测资料为疫情估计提供了基础数据。 卫生部部长陈竺说,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目前还面临着诸多挑战,政府将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提高艾滋病综合干预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人民日报》 ( 2007-11-30 第05版 ) |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术业有专攻!有用,就是硬道理!与其跟“草根”零碎学习,事倍功半,可能走错路、弯路,职业“天花板”就是“草根”;不如跟我国杰出财会实务名家贺志东教授团队系统、深入、高效学实务真本领 |
第一财税微信(服务号) | 第一财税微信(订阅号) | 高收入高净值人群财税俱乐部(服务号) | 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小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
|
|
|
|
成为第一财税网(又名“智董网”)年度会员,超越时空在线学习、随用随查,从此轻松搞掂一切财税事宜! 小投入大回报!特别推荐:税务会员 普通会员 金卡会员 钻石会员 更多... |
![]() 申购指南 |
|
|
|
|
|
![]() ![]() 关于我们 - 会员业务 - 单项业务 - 收费标准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市场部咨询电话:400-068-1291) 知识经济时代,全国财税人员全员学习、终生学习、在线学习平台,著名品牌、历史悠久的特大型财税行业垂直网站 全国级企业集团——智董集团旗下产业 Copyright © Since 1995 www.ta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粤ICP备202103128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备案: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4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