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08年,虽然货币政策的基调已经明确“从紧”,但股市的基本走势不会发生实质性的逆转,除非现行新股发行体制发生重大改变。理由如下: 1、“大象”股虽多,流通性极小。人们津津乐道中石油按市值排名居世界第一,工商银行的总市值超过了花旗银行,却常常忽略了这几头大象在A股市场上的实际流通量虚大 于实,都低于10%,其中工商银行只有3%。名星股票的“粉丝”多,可惜大象不买骨肉,只卖象牙,于是整头大象都标出了象牙的虚拟价格。这就是虚而不胖,大市值,小流通。只有强制执行上市公司最低流通股不低于20%-25%,大象级股票的估值才会名至实归。 2、证券化率居高,实际虚而不胖。许多人谈到证券化率,都以为中国的证券化率已经接近美国,还有学者把证券化率计算的总市值基数扩大到香港及海外,结论更加耸人听闻。经济学研究问题的终极手段就是供求,证券化率也是衡量证券市场供求关系的指标之一,所以只能衡量可流通的证券与可入市的投资,即流通市值与GDP之比。以此计算的实际证券化率,A股市场现在约为0.35-0.4,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0.92-1.0。 3、新股发行吃肉,二级市场喝汤。股市泡沫的一大源头是新股发行定价过高,而这种虚高的新股定价又是在市场主导下形成的。在股票供求失衡的状态下,“新股不败”的收益率,以及由此产生的银行理财产品需求,集合了中国股市中举世无双的“摇新”大军,声势浩大,蔚为奇观。投资机构在新股市场上的认购优势更进一步助长了这种供求失衡,结果使打新股成为无风险收益,“摇新”资金形成无限供给。无风险收益对应无限量资金,抬高“摇新”市场的定价基准,蚕食二级市场的收益空间。2008年,上市再融资的速率还会加快,一二级市场的失衡依然存在。 4、货币政策从紧,财政政策宽松。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主要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从紧,财政政策依然稳健。其实在英文里从来就没有稳健的对应词,政策是个橡皮筋,松紧有弹性,却无法稳健,所以稳健就是宽松的中文表达。2008年的财政政策是在宽松的基础上更加宽松,因为有新税法生效,等于是强制减税,有财政超收,预算开支必然增大,有中投公司,国家投资成为制度,又是减税,又是投资,又是增加开支,所以财政政策必然更加宽松。 5、通胀居高不下,利率却难再高。通胀使储蓄形成负利率,投资市场的财富效应必然激励储蓄出笼,推高资产泡沫,助推股市繁荣。有人呼吁不断提高利率,使储蓄利率由负转正。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来我国的实际通胀率肯定高于统计CPI,二来谁也不能强制CPI保持在当前水平之下,如果把储蓄的正利率作为央行的调控原则,那就很有可能出现双位数的利率,结果将是通胀未除身先死,泡沫破灭没商量。当年日本股市盛极而衰的导火线就是利率从2%调高到6.5%,美国股市崩盘也是由于连续十几次调高利率。 6、升值预期依旧,资产泡沫难消。货币政策从紧,但利率却不能太高。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调高10次达到14.5%,也没有多少空间了,只能更多考虑汇率政策的调整,也就是加速人民币升值。在升值加速的背景下,投资情绪如火上浇油,很难突然降温。此外,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期与股市繁荣的投资收益相得益彰,基本面改善的趋势不变,所以宏观微观的基本面,情绪面和技术面三个层次都在推高股市泡沫,至少在一年之内不会发生趋势性逆转。 7、资产注入成真,央企引领股市。过去两年的大牛市,背后是银行业的证券化,从总市值的银行业占比即可看出中国股市的领先行业是银行。现在,还未上市的银行屈指可数,所以牛市的下半场要交棒给国资委了,159家中央直属企业将在两年内整合为80家-100家,这个目标已经非常明确地说明了国资委的努力方向,也是下一阶段股市的领先板块。 从上述七个方面看中国股市,2008年的股市将依然保持上升势头,只是快牛变慢牛,沪指波动的主导区间预计将在5000点-8000点。从人口周期的拐点和消费模式的动态看,中国股市的趋势性转变可能发生在2009年-2010年,这个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论证。(金岩石) |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术业有专攻!有用,就是硬道理!与其跟“草根”零碎学习,事倍功半,可能走错路、弯路,职业“天花板”就是“草根”;不如跟我国杰出财会实务名家贺志东教授团队系统、深入、高效学实务真本领 |
第一财税微信(服务号) | 第一财税微信(订阅号) | 高收入高净值人群财税俱乐部(服务号) | 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小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
|
|
|
|
成为第一财税网(又名“智董网”)年度会员,超越时空在线学习、随用随查,从此轻松搞掂一切财税事宜! 小投入大回报!特别推荐:税务会员 普通会员 金卡会员 钻石会员 更多... |
![]() 申购指南 |
|
|
|
|
|
![]() ![]() 关于我们 - 会员业务 - 单项业务 - 收费标准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市场部咨询电话:400-068-1291) 知识经济时代,全国财税人员全员学习、终生学习、在线学习平台,著名品牌、历史悠久的特大型财税行业垂直网站 全国级企业集团——智董集团旗下产业 Copyright © Since 1995 www.ta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粤ICP备202103128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备案: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4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