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机构发展趋势看,证券公司的生存空间将受到其他金融机构作为竞争者的挤压,过去在证券市场扮演过的叱咤风云的角色将不大可能再现,大部分的证券公司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2005年我国实际批准QFII的额度约为56亿美元,按照预期,批准额度即便增加到100亿美元,约8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A股市场2005年底流通市值的8%,这些资金的主要投资策略是板块轮动,不大可能长期稳定增持。 我国私募基金尽管有超过5000亿元的规模,但由于没有合法身份,其市场缺点主要表现为操作心态不稳定,持仓周期短,投机性强,整体上看以跟风追捧为主,难以长期持股。以信托投资公司代表的私募基金的操作,主要以精选个股为主,受制于政策,信托资金不可能大规模进入证券市场。最后,从间接流入市场的港资、其他外资看,这些资金的特点是来势汹涌,离场迅速,不可能成为促成市场繁荣的支柱力量。由于证券市场是信息严重不对称的市场,这些机构形成一致看法和行动的机会很小,加上外围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机构之间同时长期联合做多的可能性不大。 股改完成及未来情况 2005年我国证券市场股改已经完成了约1/3。股改对于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增加市场流动性益处明显。然而直至全部完成股改,估计要到2007年。股改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现象是证券数量增加,价格上升需要更多资金推动。另外从已完成股改的经验性方案看,未来准备实行股改的公司的方案具有不确定性,导致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受此影响较大。目前未完成股改的公司数量占总体数量的约2/3,证券市场未来走势还有不少不明朗因素。 潜在的企业上市和股票供应 未来我国证券市场扮演的功能将多元化,筹集资金、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等将仍然是市场承载的重要任务。比如,只要市场允许,像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可能随时在A股上市。另外,大型支柱性企业筹集资金的愿望迫切,如传闻的中石油回国上市,以及一些国有大型企业的整体上市等,对市场的资金压力比较显著。从已经上市企业看,像招商银行这样优质企业发展尚且受制于资金压力,可见我国证券市场股票供应储备数量巨大,资金匮乏将是常态。 市场改革和制度基础建设取得进展 上述情况并不表示我国证券市场缺乏投资价值。从市场运行本身规律看,即使是在市场弱势的年份,也不乏成长好的企业或板块出现,比如2003年的汽车,2004年的钢铁,2005年的G股和资源类企业等。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结构变化很快,不同板块或不同上市公司之间“各领风骚三两载”的情况常见。因此,未来投资者仍然需要通过认真研究,深入分析把握投资机会。 此外,我国上市公司不乏具有长期产业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当市场处于弱势时,更具长期投资价值。从长远看,我国证券市场与多项宏观经济指标的比较,都显著低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比例,我国资本市场实际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我国证券市场改革正直面困难,攻关前行,证券市场建设不时传出正面信号,比如2005年11月主管部门颁布的“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及股改清理母公司不当占款,股改后IPO上市新标准等问题,将对上市公司规范经营创造宽松有益的环境。同时改革不断取得进展也有利于市场信心的长期培育。 当前,一方面要积极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推进股改工作;另一方面,随着加强证券市场长期向好的制度基础建设的加强,我国资本市场的全面繁荣将成为必然结果。比如,鼓励上市公司相互换股并购扩大经济规模,降低边际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标准和时间持续性要求;通过上市公司产品和服务经营的提高这种实体经济的发展带动证券投资的发展走向;通过证券市场的适度开放优化资本的全球配置功能;通过加强监管从严治理提高违法违规成本,进而净化市场;通过鼓励创业资本与资本市场的融合强化资本市场的内生增长动力,将技术促进发展的机制镶嵌到资本市场的机制中,等等。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财贸所) 【1】 【2】 |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术业有专攻!有用,就是硬道理!与其跟“草根”零碎学习,事倍功半,可能走错路、弯路,职业“天花板”就是“草根”;不如跟我国杰出财会实务名家贺志东教授团队系统、深入、高效学实务真本领 |
第一财税微信(服务号) | 第一财税微信(订阅号) | 高收入高净值人群财税俱乐部(服务号) | 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小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
|
|
|
|
成为第一财税网(又名“智董网”)年度会员,超越时空在线学习、随用随查,从此轻松搞掂一切财税事宜! 小投入大回报!特别推荐:税务会员 普通会员 金卡会员 钻石会员 更多... |
![]() 申购指南 |
|
|
|
|
|
![]() ![]() 关于我们 - 会员业务 - 单项业务 - 收费标准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市场部咨询电话:400-068-1291) 知识经济时代,全国财税人员全员学习、终生学习、在线学习平台,著名品牌、历史悠久的特大型财税行业垂直网站 全国级企业集团——智董集团旗下产业 Copyright © Since 1995 www.ta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粤ICP备202103128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备案: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4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