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2024年科技领域新增专项贷款授信2700亿元—— 4月26日,2024年全省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对接会在南京举行,着力搭建科技与金融资源之间的对接合作平台,探索建立多元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机制。会上发布2024年科技领域新增专项贷款授信2700亿元,并启动“2024年全省科技金融深度对接行动”。 金融“活水”精心浇灌 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心浇灌。江苏不断强化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着力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有序循环的良好生态。2023年,全省科技领域新增贷款2214亿元,新增发放“苏科贷”贷款111亿元,新增科创板上市公司14家、总数110家。 “科技金融是一种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并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机制。”省科技厅副厅长倪菡忆建议,江苏聚焦应用研发,强化科技金融深度合作;聚焦四链融合,畅通创新成果转化融资渠道;聚焦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产业科技创新活力;聚焦区域创新协同,建设科技金融发展新高地。 2024年,省科技厅、省财政厅联合人行江苏省分行等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关于实施科技创新企业首贷贴息政策的通知》《关于实施中小微制造企业设备购置更新改造贷款担保支持政策的通知》,通过丰富金融工具、健全配套政策,推动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加快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为精准、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一批科技金融政策产品发布 现场,金融管理部门对“科技创新企业首贷贴息”“深化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进行政策解读,推出“苏创积分贷”“科创鑫贷投”等一批科技金融产品,江苏省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为破解科技创新企业融资难问题,江苏推出“科技创新企业首贷贴息”政策。省财政厅金融处副处长赵保康介绍,政策支持对象包括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小企业、创新型科技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贴息贷款总规模200亿元,单户贷款额度最高为2000万元。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李军介绍,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创设“苏创积分贷”政银产品,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发展能力进行量化评估,对科技型企业精准画像,引导金融、财政、产业投资等各类资源精准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计划于6月末之前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及部分金融机构,研究制定全省统一、指导性的积分评价框架。并预计于今年年底形成较为完善的积分评价体系,开展常态化的评价和评价结果推送。” 支持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健康成长,对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普惠金融处处长仇海华介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联合省委金融办、省科技厅等部门印发《关于深化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推动银行业债券业保险业为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提供精准、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我们全新推出‘专精特新企业信贷产品便捷通’,推出2.0版‘科技型企业信贷产品便捷通’,同时推进科技金融深度对接,会同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等部门推进19.5万户科技企业名单信息共享,组织对科技型企业常态化开展金融服务对接活动。”仇海华说。 进一步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融合 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就要构建形成“科技—产业—金融”有序循环的良好生态,把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融合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截至2023年末,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31万亿元,同比增长26.6%;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5693亿元,同比增长26.1%。 “对于我们这种研发型科技企业来说,研发投入不仅成本高,而且周期长,资金压力非常大。”江苏易安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雪峰回忆,2019年,成立不到两年的公司以极小比例的股权与南京银行建立了深入合作的纽带关系,撬动了银行30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支持。公司的营收从2019年的2700万元逐年稳步增长,到去年年末总营收达1.3亿元。“前两年,在部分网络安全企业销售下滑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实现逆势增长,陆续完成了多轮股权融资。”李雪峰说。 “有很多技术领先、成长迅速的企业,在种子期、初创期的关键节点上,因为信贷文化和风险评审技术的局限性,导致传统信贷供给的‘失灵’。”南京银行副行长周文凯以本次新推出的“科创鑫贷投”产品举例说,以发展的眼光、投行的视角判断企业未来价值,重点关注企业技术领先性等信息,有助于把握真实经营规律,以“小股权”为纽带为科技企业定制中长期的融资方案。 省政府副秘书长邱志强表示,围绕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对接,更加注重聚焦创新重点领域,要求科技金融深度对接的着力点体现在引导金融服务向成果转化初期和前端倾斜。同时,更加注重精准服务企业需求,面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长周期、可持续的金融服务。同时,更加注重营造良好科技金融生态,围绕全省创新布局,加快推进南京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推动苏南国家自创区科技、产业、金融等要素汇集融合、体系化发展。(记者?程晓琳) |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术业有专攻!有用,就是硬道理!与其跟“草根”零碎学习,事倍功半,可能走错路、弯路,职业“天花板”就是“草根”;不如跟我国杰出财会实务名家贺志东教授团队系统、深入、高效学实务真本领 |
第一财税微信(服务号) | 第一财税微信(订阅号) | 高收入高净值人群财税俱乐部(服务号) | 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小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
|
|
|
|
成为第一财税网(又名“智董网”)年度会员,超越时空在线学习、随用随查,从此轻松搞掂一切财税事宜! 小投入大回报!特别推荐:税务会员 普通会员 金卡会员 钻石会员 更多... |
![]() 申购指南 |
|
|
|
|
|
![]() ![]() 关于我们 - 会员业务 - 单项业务 - 收费标准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市场部咨询电话:400-068-1291) 知识经济时代,全国财税人员全员学习、终生学习、在线学习平台,著名品牌、历史悠久的特大型财税行业垂直网站 全国级企业集团——智董集团旗下产业 Copyright © Since 1995 www.ta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粤ICP备202103128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备案: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4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