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11月9日电?题:重庆:“无废城市”建设助推循环产业发展 新华社记者周凯 作为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之一,重庆市近年来系统推进工业废弃物集约化、绿色化收运、处置和回用,部分环境风险大、处置成本高的工业废弃物如今逐步变废为宝,循环产业持续壮大,并向高端化迈进。 在重庆市永川区港桥工业园区,重庆电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中心现代化车间里,报废电缆、变压器、钢芯铝绞线等在专业拆解线上被精细拆解、分类打包,变为废铜、废铝、废塑料等多种再生资源。该中心自2022年8月建成以来,已累计处理各类电力废弃物近7000吨,减少碳排放10.95万吨。 过去这些报废电力设施设备主要靠基层供电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卖给第三方处理,存在怎么处置难以追溯、价值低、部分小作坊不规范拆解有二次污染等问题。该中心负责人杨志刚说:“如今中心通过研发专业设备、绿色规范统一拆解,不但提高了附加值、避免了二次污染,还催生了一条循环利用产业链。如废旧电表外壳是聚乙烯材料,我们拆解破碎后交给园区一家企业加工成压轴脱模剂,价格每吨1.5万元至1.7万元。截至目前,中心实现产值1.15亿元,较原处置方式增值3100多万元。” 近年来,重庆市从完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循环利用技术研发等方面系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重点打造港桥工业园区等24个以废弃物循环利用为主导的静脉产业园和大宗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示范基地,建成大宗固体废物利用科技创新平台12家和国家级绿色工厂81家、绿色园区8家。 “无废城市”建设为挖掘“城市矿产”提供了新机遇。在重庆市大足区静脉产业园的重庆瀚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含铜废液、废电子线路板等废物在这里变废为宝。 该公司副总经理李孟说,在重庆“无废城市”建设引领下,企业加大设备投入和科技研发,将周边工业企业的废弃物加工成氢氧化铜、海绵铜等4大类产品。2022年企业共处置危险废物2.3万多吨,生产海绵铜等产品1500多吨、销售额5500多万元。 “无废城市”建设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大足区五金制造历史悠久,有“中国西部五金之都”之称,但五金行业的电镀废水存在较大环境风险。走进大足智伦电镀园,园区30多家电镀企业生产情况在电子监控大屏上一目了然,产生的污水、固体废弃物在园区集中处理。 园区运营方重庆智伦电镀有限公司负责人杜大军告诉记者,2019年企业升级污水处理设施,此前分散的电镀企业集中在园区生产经营、处理污水,既降低了电镀企业成本也便于监管。今年投入2000多万元提升污水治理标准,建设污水中铬、镍等金属回用设施,助推电镀产业绿色化转型。大足区静脉产业园现已形成废旧拆解、再生金属、节能环保3个产业链,2022年实现产值130多亿元。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将继续深化全域“无废城市”试点,通过完善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制度、打造5000个“无废社区”、发布“无废指数”等一系列举措,让“无废城市”建设惠企惠民,更好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术业有专攻!有用,就是硬道理!与其跟“草根”零碎学习,事倍功半,可能走错路、弯路,职业“天花板”就是“草根”;不如跟我国杰出财会实务名家贺志东教授团队系统、深入、高效学实务真本领 |
第一财税微信(服务号) | 第一财税微信(订阅号) | 高收入高净值人群财税俱乐部(服务号) | 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小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
|
|
|
|
成为第一财税网(又名“智董网”)年度会员,超越时空在线学习、随用随查,从此轻松搞掂一切财税事宜! 小投入大回报!特别推荐:税务会员 普通会员 金卡会员 钻石会员 更多... |
![]() 申购指南 |
|
|
|
|
|
![]() ![]() 关于我们 - 会员业务 - 单项业务 - 收费标准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市场部咨询电话:400-068-1291) 知识经济时代,全国财税人员全员学习、终生学习、在线学习平台,著名品牌、历史悠久的特大型财税行业垂直网站 全国级企业集团——智董集团旗下产业 Copyright © Since 1995 www.ta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粤ICP备202103128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备案: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4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