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为何只叫不咬人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7日在报告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时说,审计结果表明,中央部门预算执行中,部门本级存在的问题金额293.79亿元,部门所属单位存在问题金额170.7亿元。(新华网8月27日消息) 以我们一般的理解,所谓有问题,应该是存在违规甚至违法现象,至少也是使用管理不规范。而事实上,根据审计署的报告我们不难发现,“税务总局、广电总局两个部门重复申报项目、多报单位人数等多领预算资金3800万元。”“统计局、质检总局等29个部门挪用财政资金和有专项用途的其他资金等2.63亿元。” 就连我们平日看起来不大起眼的贸促会和人口计生委等部门,也“少计收入、虚列支出等截留、转移资金2.49亿元。”不管是重复申报还是虚报多报,不管是挪用还是虚列指支出,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些手段与办法往往是和腐败联系在一起的,是和贪污联系在一起的。很显然,这些做法不但明显违规,而且按照现行法律判定,明显是涉嫌违法的。 根据审计署的资料我们还发现,不少部门的财务方面,存在大量管理不规范问题,存在隐瞒收入和违规收费问题。即使这些问题,上升不到法律的层面,至少在规章制度的层面上,也是不允许的。 不管是违法的,还是违规的,既然出了问题,既然问题存在,那么就必须在相应的范畴内解决问题并防止问题的再发生。涉及违规的,要进行纪律处分;涉及违法的,必须交由司法部门处理。发现问题而不解决处理,这似乎并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而是情理中的事情。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早在前几年黑包公李金华担任审计署署长,在国内政坛掀起审计风暴开始迄今,发现国家机关存在问题资金的现象并非今日才有。审计署“胆大包天”,把问题查出来了,但几年来,似乎并没有看到某个部门因为问题资金问题收到查处,更没有见到因为审计署审计出来的问题资金,而有人担责或者收到纪律处分与刑责。 审计风暴不是今日才有,这股大风刮了好几年了。但似乎总只是一阵风而已,只打雷不下雨。审计结束了,结果通报一下,大家发几声牢骚也就过去了。问题得不到解决,责任人得不到处理,所以导致年年审计,问题资金年年有,年年有问题资金出现年年审计不休这样一个毫无疑义的反复轮转。 在法制的角度而言,既然是问题资金,那么就必须得到彻底的查处。现在的问题是,年年审计,年年发现问题资金,但却没有一例得到严肃查处的。违规、违法了却不查处,说明不是问题资金啊,但审计结果却明明白白地显示就是问题资金啊。既如此,那么这个所谓的问题资金究竟是不是问题资金?这个所谓的问题资金到底是个什么资金? 国家机关作为政府最高层的行政职能机关,理应率先垂范,做廉洁从政的表率。大量的问题资金现象存在,不但严重消耗社会资源,涉嫌侵吞纳税人的血汗钱,而且简直就是给政府机关本身的形象做了一个反面广告。审计只是一个开始,但开始了就必须继续下去,不能一蹴而就半途而废,否则,非但问题资金越查越多,到了最后,只怕连审计署的审计报告,也没有丝毫意义了,而只能被当作坊间流传的段子,博得一笑罢了,不管这笑是嘲笑还是讪笑。(文/刘长锋) |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术业有专攻!有用,就是硬道理!与其跟“草根”零碎学习,事倍功半,可能走错路、弯路,职业“天花板”就是“草根”;不如跟我国杰出财会实务名家贺志东教授团队系统、深入、高效学实务真本领 |
第一财税微信(服务号) | 第一财税微信(订阅号) | 高收入高净值人群财税俱乐部(服务号) | 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小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
|
|
|
|
成为第一财税网(又名“智董网”)年度会员,超越时空在线学习、随用随查,从此轻松搞掂一切财税事宜! 小投入大回报!特别推荐:税务会员 普通会员 金卡会员 钻石会员 更多... |
![]() 申购指南 |
|
|
|
|
|
![]() ![]() 关于我们 - 会员业务 - 单项业务 - 收费标准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市场部咨询电话:400-068-1291) 知识经济时代,全国财税人员全员学习、终生学习、在线学习平台,著名品牌、历史悠久的特大型财税行业垂直网站 全国级企业集团——智董集团旗下产业 Copyright © Since 1995 www.ta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粤ICP备202103128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备案: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4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