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5月30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引发全场科研人员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两天后,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相关措施,就摆上了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讨论桌。审计署将怎样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精神?在打破束缚科研人员的“条条框框”上,审计工作如何助力?2016年6月3日,中国政府网邀请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司长郝书辰、审计署教科文卫审计司司长崔振龙做客访谈间,“回应关切,你问我答”。 [主持人]现在政府正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要达到这个目标,您觉得审计应该怎么做? [崔振龙]对于这个问题,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都作了重要讲话,提出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而科技创新是创新的第一动力,怎么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关键要靠科学家。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讲的,好的科研成果不是政府管出来的,应该说是我们的科研人员在科研工作中做出来的,那就需要科学家、科研工作者有更大的自主权,这是一个总的精神。 同时,审计机关也要调整自己的审计理念,我们审计理念的核心就是要通过审计推动改革,落实中央有关政策,真正的放权,通过审计来揭示那些在体制上、机制上束缚科研人员的条条框框,把这些条条框框打破了,释放科研人员的活力,这样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在具体的工作要求当中,事实上就是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要以是不是符合中央这次大会的精神和重大的改革方向作为我们审计的判断标准,凡是符合改革方向的,凡是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凡是有利于能出好的成果的,那么这样的行为我们就应当保护、鼓励和支持。 [郝书辰]我想就总书记提出的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支配权谈一点看法。科研人员有一个亲身的体会就是经费使用上管得太死。 原来的科技经费主要是用于购买设备、差旅费等,在这些方面科技人员投入的劳动、智力很少得到体现。现在会议有这个要求,随着下一步制度的创新,审计将根据会议的要求推动各项目和经费的主管部门,不断改善、完善经费管理办法,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支配权,让科技经费当中智力补偿的比例有明显提高,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推动的主要方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打印本文 返回顶部 关闭窗口 |
术业有专攻!有用,就是硬道理!与其跟“草根”零碎学习,事倍功半,可能走错路、弯路,职业“天花板”就是“草根”;不如跟我国杰出财会实务名家贺志东教授团队系统、深入、高效学实务真本领 |
第一财税微信(服务号) | 第一财税微信(订阅号) | 高收入高净值人群财税俱乐部(服务号) | 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小企业老板财税俱乐部微信(订阅号) |
|
|
|
|
|
成为第一财税网(又名“智董网”)年度会员,超越时空在线学习、随用随查,从此轻松搞掂一切财税事宜! 小投入大回报!特别推荐:税务会员 普通会员 金卡会员 钻石会员 更多... |
![]() 申购指南 |
|
|
|
|
|
![]() ![]() 关于我们 - 会员业务 - 单项业务 - 收费标准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市场部咨询电话:400-068-1291) 知识经济时代,全国财税人员全员学习、终生学习、在线学习平台,著名品牌、历史悠久的特大型财税行业垂直网站 全国级企业集团——智董集团旗下产业 Copyright © Since 1995 www.tax.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粤ICP备202103128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备案:粤公网安备44030402000477号 |